在建筑建材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,混凝土作为用量的基础材料,其性能升级与绿色转型始终是行业关注的核心。与此同时,我国煤炭产业每年产生数亿吨煤矸石,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,更易引发扬尘、淋溶等生态问题。如何破解 “固废围城” 与 “混凝土高性能化” 的双重课题?煤矸石生产混凝土用高活性矿物掺和料技术给出了答案 —— 将昔日的工业废料转化为提升混凝土性能的 “黄金配角”,开启了资源循环利用与建材升级的双赢新篇章。
一、行业痛点倒逼革新,煤矸石 “逆袭” 迎来机遇
混凝土的强度、耐久性与工作性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物掺和料的品质。传统掺和料如粉煤灰、矿渣等,受资源分布不均、品质波动大等问题制约,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对混凝土高性能的需求。而另一边,煤矸石作为煤炭开采、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,累计堆存量已超百亿吨,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环保治理,还存在滑坡、自燃等安全隐患,成为众多煤企与地方政府的 “心头之患”。
在此背景下,煤矸石的高值化利用成为行业突破口。研究发现,煤矸石中富含硅、铝等活性成分,经科学工艺处理后,可转化为性能优异的混凝土矿物掺和料,既能解决固废处置难题,又能替代传统资源、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,实现 “一石二鸟” 的产业价值。
二、从 “废料” 到 “高活性掺和料” 的蜕变之路
煤矸石制备高活性矿物掺和料并非简单破碎,而是一套融合 “分选 — 高效活化 — 品质调控” 的系统性技术方案,其核心在于通过工艺创新激发煤矸石的潜在活性,确保与混凝土体系适配。
1. 预处理:分选,剔除 “杂质干扰”
首先通过颚式破碎、滚筒筛分等工艺去除煤矸石中的大块矸石、煤层及泥土等杂质,再通过研磨设备将其加工至特定细度。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控制颗粒级配,既要保证比表面积以提升活性,又要避免过度研磨导致需水量增加。
2. 活化处理:双重激发,释放潜在性能
活化是提升煤矸石掺和料性能的核心环节,目前主流技术分为 “物理活化” 与 “化学活化” 相结合的方式:
物理活化:通过机械力研磨破坏煤矸石的晶体结构,使内部的硅、铝等活性成分暴露出来,增强其与水泥水化产物的反应能力;
化学活化:添加少量激发剂(如碱性物质、硫酸盐等),调节煤矸石的反应环境,加速活性成分的水化反应,进一步提升其早期强度贡献。
3. 品质调控:全程监测,确保稳定可靠
从原料进场到成品出厂,建立全流程质量监测体系:通过 X 射线衍射、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煤矸石的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;通过抗压强度、需水量比、安定性等指标检测掺和料的性能;终根据混凝土应用场景的需求,定制化调整产品参数,确保其与水泥、骨料等组分的兼容性。
三、多重优势凸显:经济、环保、性能三位一体
相比传统矿物掺和料,煤矸石制备的高活性掺和料在经济、环保、性能三个维度均展现出显著优势,成为混凝土行业升级的 “新引擎”。
1. 经济效益:降本增效,助力企业盈利
原料成本低:煤矸石作为工业固废,获取成本远低于粉煤灰、矿渣等传统掺和料,尤其对于煤企周边的混凝土企业,可实现 “就近取材”,大幅降低运输成本;
替代水泥量高:高活性煤矸石掺和料可替代 20%-40% 的水泥用量,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,直接降低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;
工艺适配性强:无需对现有混凝土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,仅需调整配料比例即可使用,降低企业技改投入。
2. 环保效益:固废减量,推动绿色发展
解决固废难题:每生产 1 吨高活性掺和料可消耗 1.2-1.5 吨煤矸石,大规模应用可有效减少煤矸石堆存占地,降低扬尘、渗滤液等环境污染风险;
减少碳排放:水泥生产是高耗能、高排放环节,用煤矸石掺和料替代水泥,可直接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 CO₂排放。据测算,每替代 1 吨水泥可减少约 0.8 吨 CO₂排放,助力 “双碳” 目标达成;
资源循环利用:实现了煤炭产业与建材产业的 “跨界联动”,构建了 “煤矸石 — 高活性掺和料 — 混凝土 — 建筑工程” 的资源循环链条,推动产业绿色转型。
3. 性能优势:提升混凝土综合品质
经过科学工艺处理的煤矸石掺和料,不仅能满足混凝土的基本性能需求,还能带来多重性能升级:
强度贡献优异:早期可通过化学活化激发活性,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 C-S-H 凝胶,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;后期物理活化的颗粒填充效应与持续水化反应,使混凝土强度稳步增长,28 天抗压强度可提升 5%-15%;
耐久性显著增强:煤矸石掺和料的颗粒级配合理,可优化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,降低渗透性,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、抗碳化性与抗氯离子侵蚀能力,延长建筑使用寿命;
工作性更稳定:其需水量比适中,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,减少离析、泌水现象,便于施工浇筑,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、泵送混凝土等工程场景。
煤矸石生产混凝土用高活性矿物掺和料技术,不仅是解决工业固废难题的 “环保方案”,更是推动混凝土行业降本增效、升级迭代的 “技术引擎”。从堆积如山的废料到提升建筑品质的 “宝贝”,这一转变背后,是科技创新赋予资源的全新价值,也是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实践中的生动体现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市场的广泛认可,煤矸石高活性矿物掺和料将在更多工程中发光发热,为建筑建材行业的绿色转型、为 “双碳” 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,真正实现 “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、社会效益” 的统一。